GC-MS全称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as chromatograo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气质联用。是将气相色谱仪器(GC)与质谱仪(MS)通过适当接口(interface)相结合,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联用分析的技术。下面我们来简单学习一下GC-MS联用技术。 1 GC-MS的结构组成 GC-MS总体上由以下五大部分组成:色谱仪(常压)、接口部分、质谱分析器(高真空)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GC-MS示意图 气相色谱部分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以下5大系统: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图3 气相色谱仪(GC)基本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为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 (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和气化室。进样器分气体进样器和液体进样器,气化室是将液体样品瞬间气化的装置。 (3)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和柱温箱和控温装置。根据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的差异,使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得到分离。 (4)温控系统:控制气化室、柱箱和检测器的温度。 (5)检测和记录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工作站 (色谱图)。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变成电信号并记录。 接口部分 是协调联用仪器输出和输入状态的硬件设备。一般分为直接接口(小口径毛细管柱)和开口分流接口(大口径毛细管柱),用于除去GC部分的载气并传输组分。在GC-MS联用中有两个作用: (1)压力匹配——质谱离子源的真空度在10-3Pa,而GC色谱柱出口压力高达105Pa,接口的作用就是要使两者压力匹配。 (2)组分浓缩——从GC色谱柱流出的气体中有大量载气,接口的作用是排除载气,使被测物浓缩后进入离子源。 MS质谱部分 质谱仪的基本部件有:离子源、滤质器、检测器三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它们被安放在真空总管道内。在GC-MS联用中经过气相色谱分离的各气态分子受离子源轰击,电解裂解成分子离子,并进一步碎裂为碎片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综合作用下,按照m/z大小进行分离,到达检测器检测、记录和整理,得到质谱图,实现样品定性定量分析。 图4 质谱(MS)组成示意图 (1)进样系统:GC出来的样品直接进入MS分析仪。 (2)离子源:离子源的作用是接受样品产生离子。常用的离子化方式有:电子轰击EI;化学电离CI。 (3)质量分析器:其作用是将电离室中生成的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分开,进行质谱检测。常见质量分析器有:四极质量分析器; 扇形质量分析器;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离子阱检测器。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束转变成电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常用检测器是电子倍增器。 2 GC-MS联用技术原理 下图为GC-MS联用仪的内部组成示意图。在这个组合中气相色谱仪分离样品中各组分,起着样品制备的作用;接口把气相色谱流出的各组分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起着气相色谱和质谱之间适配器的作用;质谱仪对接口依次引入的各组分进行分析,成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计算机系统交互式地控制气相色谱、接口和质谱仪,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是GC-MS的中央控制单元。 3 GC-MS技术特点 4 GC-MS测样要求 GCMS样品要求(不需要前处理,直接上机):粉体样品需要提供20mg以上,液体样品需要提供1ml以上,并用液相小瓶封装,管口使用Parafilm封口。气体样品一般提供200mL以上(用标准气袋或者气瓶),固相微萃取测试液体样品需提供10mL以上。请勿使用塑料离心管,容易引入杂质/样品挥发影响测试结果。 5 GC-MS结果分析 定性分析基础: GC/MS联用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和色谱一样有三种,外加一种GC-MS有方法: (1) 归一化法。将样品中所有组分含量之和作为100,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归一化法。计算公式: 式中:Wi——组分i含量;Ai——组分i的峰面积(或峰高);fi——组分i的质量校正因子。当fi为体积校正因子或摩尔校正因子时,结果分别为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 (2) 外标标准曲线方法。用标准样品配制不同浓度的标样,在与待测样品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测得标样中各化合物的峰面积或峰高,得到响应因子: 式中:Wi——待测化合物标样含量;Ai——待测化合物标样峰面积(或峰高)。 (3) 内标法内标标准曲线方法 。外标法存在一定缺点,限于每次的分析条件从样品处理到测试都会产生误差。为了克服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选择适当的基准物质(内标化合物)加入标样和待测样品中进行测定,计算待测化合物和内标化合物响应值之比(称为相对响应因子),由相对响应因子和加入内标化合物的量进行定量,称为内标法。相对响应因子计算,可由: 式中:wi——待测化合物标样含量;Ai——待测化合物标样峰面积(或峰高);WS——内标化合物含量;As——内标化合物峰面积(或峰高) (4)同位素稀释法。理想的是采用待测化合物的同位素标记物作为内标,可以保证内标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色谱行为、质谱行为都与待测化合物一致,这样可以消除化合物之间的差别带来的误差。同位素标记物作内标只有GC/MS联用技术可以运用。计算公式: 式中,RF为校正因子,RF=含量/面积或含量/峰高;C为含量;S为峰面积或峰高。 同位素稀释法的优点为:一般可以校正基体影响(标样和样品的差别),提取效率稳定;进样误差小,保留时间随溶剂梯度变化影响不大;仪器漂移影响小;在质谱中同位素稀释剂与样品分析物响应稳定,定量结果从样品分析物与内标的响应比得出更准确。缺点为:样品制备很耗时;对移液和稀释等中的误差结果有缺陷。
气相色谱仪是实验室一种常用的分析气体的仪器,它的应用领域有很多,如石油、化工、医疗、环境、卫生等等。
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
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组成部分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汽化室(将液体样品瞬间汽化为蒸气);
色谱柱和柱温: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
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
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工作站。
保留时间
从进样开始至每个组分流出曲线达极大值所需的时间,可作为色谱峰位置的标志,此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t表示。
什么是色谱图
进样后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时间或载气流出气体积的叫曲线图称为色谱图。
什么是色谱峰?峰面积?
色谱柱流出组分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微分曲线称为色谱峰。
出峰到峰回到基线所包围的面积,称为峰面积。
气相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载气流速的最佳操作条件?
在色谱分析中,选择好最佳的载气流速可获得塔板高度的最小值。因此,从速率理论关于峰形扩张公式可求出最佳流速值。通常色谱柱内径4mm,可用流速为30ml/min。
气相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载气的最佳操作条件?
载气的性质对柱效和分析时间有影响;
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载气时,最佳流速和最小塔板高度都比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载气好;
用轻载气有利于提高分析速度,但柱效较低;
低速时,最好用这样既能提高柱效又能减小噪声;
另外,选择载气又要从检测器的灵敏度考虑。
色谱分析中,气、液、固样品各用什么进样器进样?
气体样品进样:用注射器进样;用气体定量管进样,常用六通阀。
液体样品进样:微量注射器。
固体样品进样:固体样品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进样,顶空进样法。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柱形、柱径和柱长的最佳操作条件?
缩小柱子的直径对提高柱效率,提高分离度是有利的,但直径太小,对分析速度不利;
柱子直径与柱曲率半径相差越大越好;
一般填充柱柱长多用两米左右,毛细管柱十几、几十米左右。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灵敏度;
敏感度;
线性范围;
稳定性。
上一篇:没有了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5 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9040958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 总访问量:205306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