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仪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液相色谱仪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
液相色谱仪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液相色谱仪(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指机械的、电子的或化学器件,用于区分、记录或指示环境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电荷、电磁辐射、核辐射、粒子或分子等。)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液相色谱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液相色谱仪是对传统监测项目指标的监测;一方面液相色谱仪是针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监测;另一方面液相色谱仪是利用其分离的技术特点在对水体中污染物质总量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价态及其形态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定量监测。